沈帥青:死都要用Gucci 名牌何須太敏感

City

發布時間: 2016/04/29 08:00

最後更新: 2016/04/29 10:17

分享:

分享:

紙紮舖售賣的祭品多樣,除了名牌手袋後,又有很多紙紮iPad、iPhone等。

仿名牌的紙紮祭品,不少人買過,大品牌Gucci日前卻警告紙紮店侵權兼要求停售。名牌皆重視商標,但針對又假又不能代替真品的紙紮手袋,會否矯枉過正,反損害自身形象?

賣得成行成市的山寨手袋,若遭國際大品牌阻止出售,毫不出奇,但如今連紙紮祭品也成為目標。兩間北角的紙紮店,近日就收到意大利名牌Gucci的律師信,指店內出售的紙紮手袋,印有與Gucci相同或類似的商標,有侵權嫌疑,可能會令公眾混淆,警告兩店停售,並要求兩店提供貨品來源資料。

若按侵權定義,凡未經品牌同意之下,就使用其商標,小店賣的紙紮手袋,確有侵權之嫌,但做法真的可惡?網民卻反為小店抱打不平,認為Gucci小題大做,有欺壓小店之嫌。

小店的「侵權」,是否情有可原?紙紮品雖擺明以名牌做招徠,圖案也類似,但質料就是天淵之別,一個皮製、一個紙製,送給活人也不能用,就連山寨品也稱不上,公眾又怎會混淆?

事實上,紙紮品有否侵權,類似爭拗在西方和華人社會也曾發生,有趣的是,均以沒有侵權作結。例如2011年在美國紐約的唐人街,就有紙紮舖因貨品印有名牌LV等的商標,遭警方拘捕,但據傳媒報道,法庭最後以紙紮品屬華人文化傳統為由,判該店無罪。就連《紐約時報》報道事件時,亦指紙紮的意義就在於夠「假」,連做拍戲道具也不合格,何以亂真。

又或在新加坡,有紙紮店因侵權而被控告的時候,法官甚至不受理案件,直指紙紮品毫不像真品。在台灣亦曾就此掀起一陣討論,當地的官員明言,就算商標非常接近,但消費者根本不會混淆商品,稱不會存在侵犯商標的問題。

紙紮品與真品,無疑走兩個完全不同的客群與市場,紙紮品賣多少,都不會影響真品的銷量。其實,Gucci會不知道嗎?名牌的算盤,更大可能是擔心品牌「降格」了、商譽受損,才出信阻止吧!

不過,紙紮品真的會令品牌變「cheap」?反過來說,紙紮品從來都走在時尚市場的尖端,孝子賢孫燒給先人的東西,都希望要最好、最新的上上之選,於是紙紮產業都緊貼市場,只找最受歡迎、最高尚的品牌,手機要iPhone、汽車要林寶堅尼。從另一角度來說,這也是對品牌的認可,證明Gucci的名牌效應,在死後的極樂世界一樣有效。「死」都要用Gucci,其實是來自另一世界的曲綫禮讚!

如今名牌向小商戶發警告信,反而更可能是影響商譽之舉!近年社會對於小商戶的同情增加,對於大財團逼迫小店的行為,更為看不過眼。大財團若被貼上「以大欺小」的標籤,對品牌的殺傷力,恐怕比商標被印到紙紮品上更大。

因此而得不償失的例子,並非沒有。2013年,另一國際名牌LV就曾控告本地一間髮型屋,指該店內一張圓凳及洗頭椅的格仔圖案,有侵權嫌疑,既要求賠償,又要求登報道歉,結果有追究成功嗎?反而激起市民怒火,網民斥其「大蝦細」,走到旗艦店示威抗議,又發起罷買,演變成公關災難,連LV都不敢繼續追究。

現今的紙紮行業,並不算風光,新一代對燒祭品的意欲愈來愈低,紙紮業也式微,生意難做。既然紙紮品無法取代真品,追殺紙紮店的代價亦沉重,Gucci又何必要向苦苦經營的小商戶,多加一腳?

撰文 : 沈帥青